乐至县历史名人简介:万慧法师

  万慧法师(1889-1959),俗名谢善,字希安。原籍四川,出生于安徽安庆。幼年与陈独秀有过来往。早年留学日本,在学术上颇有造诣。后应反对包办婚姻,愤然离家出走,并在四川大慈寺削发为僧。出家后云游四方,经云南出国至缅甸,后又赴印度钻研佛法。学成后在缅甸仰光定居,因精通六国语言(英语、梵语、印度语、蒙语、日语、藏语),又对历史、佛学、哲学有着极深的研究。故在缅甸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尊敬,在华人圈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缅甸摩谷的万慧法师塑像

  万慧法师,俗姓谢,名善,字希安,祖籍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人,生于安徽芜湖(父谢维喈时任知县),为着名学者谢无量异母弟。

  万慧在安徽怀宁度过童年、少年,与陈独秀为至交。清末上海复旦学院毕业,因与同学恋爱,为封建礼教所不容,女忧郁而死,万慧只身入川,在成都一中学任英文教师,继抗议家庭婚事,披剃于成都大慈寺,转贵州安顺县万华寺受戒,法名万慧。

  清宣统三年(1911)春,万慧由云南出国,经缅甸去印度攻读梵文,受教于婆罗门着名学者、大师及文化名流,研习佛教经典,博览西方政教文物、印度哲学、文学和西藏古文。旅印期间无经济来源,在寺庙食宿,还要交付学费,所得北京大学刊物、上海《时事新报》稿费,仅能维持生计,得到鲁迅等接济,才能留居印度近十年。1920年迁居缅甸仰光甘马育市镇,任教华侨中学,继因繁琐困扰,适居绿茵湖畔卡拉巴士第,专研学术。是时,慕名求教者日多,学生中有英国人鲁士,系仰光大学史地教授,万慧教以中文,并协助译述。万慧尝谓人曰:余研究佛学,非拘信世俗之佛道;我们信佛,并不是教人迷信,是教人求得更大的智慧,焚香叩头是可笑的。万慧平易近人,乐于济困扶危,培育后进,艾芜流寓缅甸,曾得万慧资助,至老犹念念不忘。

  万慧精研学术外,尤好吟咏,旅居印、缅期中,所见雪山恒河,异国民俗风情,人间疮痍疾苦,以及个人的流离磨难和故国情思,皆反映于诗词。1930年转移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募化,目睹当地矿工的悲惨生活,写下"战栗工人肥赤脚,辛勤老板瘦青灯"来悯惜矿工水肿和痛恨老板的日困鸦片烟灯。"危言少小听分瓜,猛兽洪流逼汉家、二十年来生杀苦,八千里外舍田荒"来感叹祖国瓜分、军阀混乱、人民惨状;抗日战争胜利后,万慧在《游国吟》中写有"必须擒尽分赃贼,永久和平始可提"来抒发反内战的愤慨。

  共和国成立时,万慧甚感欣慰,在《送耶舍灵光同学远筹叙》中写道:"大地春回,日添一线,人民广播,夜沸新声……世纪百岁当中,中华宏运斯转"等语;《木兰花慢》词"镰挥锤就,赤帜金星,解放歌扬前进,唤起来携手话同情……"表达了对新中国的热爱。

  1959年4月,浙江文史馆馆长马一浮延聘万慧回国,参加佛学研究,殊因病势危急,接信四日,即圆寂顺化,终年70岁。当地人在摩谷镇山上筑塔安葬,由马一浮撰书《塔铭》、《塔铭后记》,立碑刻石。万慧着有《标准音译表》、《启圣字典》、《中国音韵学》、《慧业精舍吟草》和译着《珂罗倔论》等,均流传于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