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蟠龙镇石匣寺摩崖造像
石匣寺坐东向西,距乐至县城36公里。初建于唐代,因其四方是刀削般的峭壁,形如石匣而得名。自唐开元九年一位游方僧来到这里,在峭壁上刻下《金刚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开始,在唐、宋、清三朝的漫长岁月里,信众们在石匣寺里开凿出摩崖石刻石碑20通,摩崖佛像石刻11龛,其中唐、宋造像七龛,明、清造像四龛,计150尊。石刻规模不大,内容却很丰富,是唐代四川民间佛道信仰的真实反映。其中唐代造像和石刻《金刚波罗蜜多心经》,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石缝北面崖壁上层,从东往西第三龛为八佛组合,造像与敦煌壁画中瑞像造型很相似,是少见的唐代雕刻题材。此龛为双层龛,外方内圆,三壁设高坛,坛上造像,顶壁交接处呈弧形,顶上浅雕菩提双树。内龛内雕八尊佛像,龛口左右山石座上各立一尊力士像,外龛后壁左右端各立一尊菩萨像,左右壁刻千佛。内龛佛像,或立于仰莲圆座上,或立于仰覆莲圆台上。头光有圆形或者桃形。衣着或内着交领衣,外披袒右袈裟或者通肩袈裟;或内着僧柢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动作各异,有的置腹前,有的举胸前结印;有的右手指地左手举胸上,有的右手置胸前;有的小指、无名指内屈,余指伸直上指;有的左手置胸前托物,右手置胸侧。力士帛带绕背,腰系短裙,裙腰呈粗绳状,腰左扭,一手上举,一手屈于体侧。外龛后壁左右端各立一尊菩萨像,头顶有圆形华盖,桃形头光,头戴高冠,头侧缯带垂下,发辫覆肩,项圈上挂璎珞,上半两串,下半分为四串,帛带绕腿上两道,腰系长裙,立于仰莲圆座上,手下垂提净瓶。内龛后壁上方雕坐佛一排,共19尊,均结跏趺坐,座为覆莲。
石缝北面崖壁上层东端大龛,唐代开元九年雕刻。龛正中刻开元九年圆首碑,内容是四川发现最早的石刻《金刚波罗蜜多心经》,年代虽然久远,字迹尚清晰。碑首刻二螭龙交缠,碑身方形,碑左右侧各立菩萨像一尊,二菩萨有双重头光,戴高冠,饰臂钏、项圈,胸前挂短璎珞,两串长璎珞相交于腹前,帛带绕腿上两道,立于仰覆莲圆座上。
石缝北面崖壁上层还有一大龛,唐开元九年开凿,造像形式上有些特殊,以碑刻剧中。龛内平面呈横长方形。后壁造高坛,坛后浅刻方形内龛,内龛正壁刻二佛,龛口左右侧立二力士,二佛中间和两侧各雕一株菩提树,坛前刻四个壶门内各雕伎乐一身,外龛左右壁刻满小千佛。后壁左侧佛有双重头光,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横置腿上托钵,右手上举,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台上,圆台下有束腰座基。右侧弥勒佛倚坐于须弥方座上,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左手抚膝,右手上举,双脚下垂各踏小莲。二力士有圆形头光,头后发带飘舞,帛带绕臂,腰系长裙,立于山石座上,四壶门内伎乐帛带呈环绕状绕于背后和体侧,盘腿坐,各持乐器作演奏状。从左至右第一身所持乐器不明,第二身击腰鼓,第三身吹笛,第四身弹琵琶。
这些珍贵的石刻,大多刻在悬崖上。幸得地理形势的护佑,在历次的浩劫中才得以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