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八庙乡卧佛院
安岳卧佛院的卧佛,是全国现存盛唐时期最完美的摩崖造像,也是全国最大的左侧全身卧佛。它比大足宝顶卧佛镌刻的时间要早400多年。卧佛院内40 多万字的石刻经文,是玄奘传下来的全国最早的译经版本,堪称国家瑰宝。
1998年,国务院公布安岳卧佛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卫星图像
2023年1月的实拍图片
查看在Google Earth的2017年全景照片
卧佛院摩崖造像位于安岳县城北面25公里的八庙乡卧佛沟。这里曾是成渝古道必经之地。造像分布于呈“几”字形沟内的南北两岩崖壁,在长达0.5 公里的范围内凿有139个大小龛窟,共造像1593尊。这些作品刀法明快,简洁洗炼。
卧佛
以北岩第4 窟的“释迦牟尼涅磐图”最为恢宏壮观,人们俗称“卧佛”。卧佛镌刻在距地面5 米的崖壁上,全长23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它背北面南,头东足西,左侧而卧,两手齐腿,自然平放,面部丰盈,神态安祥,双目微闭,似睡非睡。卧佛形体修长,身着袈裟,袒胸露肌,头蓄螺髻,耳戴圆形绽花环,头枕扁形荷叶枕,维妙维肖地展现出释迦牟尼“涅磐”时那超脱一切的意境。 卧佛头顶后方,立一半身守卫力士,高1.9米,上身赤裸,左手握拳,环眼而视,洞察四周。卧佛的足踝处挺立3米高的护法力士,右手攥拳,左手五指大张,横眉怒目,威严逼人。卧佛上方刻有释迦牟尼说法图及“天龙八部”等,图中20余尊菩萨、弟子、鬼王、力士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既烘托出他们恭听佛法、护卫佛法的严肃场面,又把释迦牟尼最后解说涅磐经时,诸弟子八部众悲泣、嚎哭、愁楚、凝重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岩有83个唐代造像龛窟,造像内容大多反映唐代的社会生活。其中34号窟高1.5米,内刻观音、地藏、日光、月光4尊菩萨和立佛等,均高1.5米,属罕见之作。
石刻佛经
卧佛院最具规模和价值的,当数南北岩壁上开凿的55 个藏经洞内的大批石刻佛经。窟内镌刻着从唐开元11年(公元723年)至23年(738年),距今1260多年前的大量佛经。已刻经文15窟,刻字面积152平方米,共40 余万字。字为阴刻,见方1至2厘米大小,方格直行镌刻在每一窟内的左中右三方窟壁上。从46号窟左壁释静泰撰写的“经论目序”中得知,“一切经论目序”来自“大唐东京(洛阳) 大敬爱寺”。主要经目有《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佛名经》、《大般涅磐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檀三藏经》、《妙法莲花经》等,是我国宝贵的石刻经库。刻经题记现存有“开元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三年”等。其中,“开元十一年”、“开元二十一年卧佛院僧玄应书”等字迹尚比较清晰。据此可以肯定,卧佛及石刻佛经为盛唐时期的杰作。虽然卧佛寺院早已荡然无存,但从石刻造像及石刻佛经的规模,也可推测出当时卧佛院的辉煌和古普州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
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
卧佛(3号窟),她也叫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唐代作品。因地处安岳、乐至、遂宁三县交界处,比较偏僻,所以以前看到和了解的人比较少,直到1982年省、地、县有关部门来这里普查,才发现这里躺着一个国宝。这里依山傍水,翠竹掩影,景色幽雅。卧佛象悬睡着的巨人横卧在一块高约20米的沙岩中,背北面南,呈全身,全长23米,堪称我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大足石刻卧佛(31米)虽然比她长一些,但却是半身的,而且要晚450年;潼南石刻卧佛虽然也比她长一些,但却是粗刻,系民国21年(公元1932年)所凿。 主体像卧佛腰前坐着弟子阿难,头脚处各立一尊力士,充分显示出她在涅磐变中的突出位置。左右力士均为密迹金刚力士,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痛欲绝,据《佛入涅磐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说:力士爱恋释迦的足如优钵罗花,于是抱住佛的脚不放。上层(卧佛右臂上)分两排,各站着菩萨、阿罗汉、力士等10尊高约2米左右的刻像;中间禅坐说法的释迦牟尼法身像。
释迦牟尼弟子像
卧佛左右前排侍立弟子像9尊(摩诃迦叶、舍利佛、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婆离、罗罗),与佛前阿难合称释迦佛的十大弟子。
天龙八部之像
后排为天龙八部之像,即八部众: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迦,天龙八部多为妖魔鬼怪,受佛教化而修成护法神。双手握大蟒蛇的是天龙八部之摩罗迦像,传说中的蛇神,呈忿怒状,形象夸张。下层(卧佛左臂下)刻有数尊姿态各异的小像,其排列好似缀连成篇的连环画,为五代、宋时作品。刻有华严三圣和十二圆觉菩萨像等。这尊唐代卧佛主体像长达23米,营造颇具新意,非常典型,而且是左侧卧佛,很多人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的故事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卧佛最下面分两层刻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善财第二十七参访观自在菩萨章》中,讲述了善财童子修行的故事:印度有个叫福城的地方,城中住有一位长者(长者原意就是家长,佛教有表示施主或富的意思,这里所说的长者是个传说中没名没姓的人),他有五百个儿子,善财童子是他的儿子之一。传说这个儿子诞生时自然涌出种种珍宝,所以就被命名为善财了,善财立志要修行学佛。当文殊菩萨在福城城东的娑罗林中宣讲佛法时,善财童子就去请教文殊菩萨如何才能求得正果。文殊菩萨指示他到南方去参拜了53位有高深佛学知识的名师,在这些名师的教化下,善财童子终于如愿以偿,修成了正果,成为菩萨。因为善财童子参拜的第27位名师是观世音菩萨,所以佛教造像中把他经常服侍在观世音菩萨身旁。当然,信佛教谁都可以,若要加入佛教,成为佛教的教徒,则必须经过“三皈”的仪式,这一仪式的重要性,也像国王的加冕、总统的就职等,是打内心表现出来的一种效忠的宣誓、一种恳切的承诺、一种渴仰的祈求、一种生命的新生、一种虔诚的皈投,所以这在佛教看得极其重要。否则的话,纵然信佛拜佛,也不是合格的正科生,而是没有注册的旁听生,这对于信仰心理的坚定与否,具有很大的作用。 卧佛的头部斜下方刻有“卧佛”二字的铭文。“佛”字已被风雨剥蚀,但字形依稀可辨。字右边落有“贞元”字样的款记。至于具体年间已被风化,现无法稽考,但可以断定,卧佛至少落成于唐贞元年间。在释迦牟尼左臂下的方块石上,刊刻有宋兵部待郎刘仪奉的《临赋旧制》题咏,及其表侄承直郎雍涓和的原韵。从这两首诗中的“色相空留”、“脱迹千秋”等句中可以看出这尊卧佛的古老,以及年久失修“插危栏”的景况。据说,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此也留有墨迹,可惜现在是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