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新品牌: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

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于2021年7月23日召开,引人瞩目的是,在此次全会上,成都确立了城市的新品牌: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

城市品牌是对城市形象与身份的认同,是现代城市推进过程中发展理念与目标的高度提炼。

成都则用16字阐述了这一理念。其中,“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是对成都城市形态的整体表达:远处有雪山,近处是公园;“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则将视角推至近处:“烟火”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商贸与经济繁荣度,“幸福”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对此,成都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说,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城市竞争已转向宜居生活、人文特性的竞搏,城市宜居性越强,对人口吸引力越大,整体活力水平就越高。

这表明,在未来成都的发展进程中,“人”,始终是最关键的要素资源与服务对象。

打造城市新品牌

近年来,成都与时俱进,对标世界先进城市,不断提出基于城市特质的时代表达。

如2018年,成都以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这一战略定位为契机,提出了“三城三都”的发展理念,包括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同年,成都深入实践“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的指示,在全国首次全面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2020年1月,成都又有了新的定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由此,“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中国城市在建设现代化城市进程中,赋予成都的“时代课题”,亦是国内城市中,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成都方案”。

此次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这一有着全新形象与标识的城市新品牌,正是在《决定》中提出的。

近年来,成都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带有趋势性的变化和新的特征:城市空间布局由全面增强人口经济承载力向全面提高主体功能区竞争力转变,经济发展目标由追求速度总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城市人口管理由注重人口规模红利向实现人力资源高效协同转变,市场辐射能级由区域性消费中心向国际贸易消费中心转变,市民文化特质由满足巴适安逸向崇尚奋斗创造转变,城市治理重点由集中解决现实矛盾向标本兼治建设韧性城市转变。

由此,成都在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塑造空间形态、进行动力转换、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宜居生活、进行现代治理。

“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是对上述目标的高度浓缩——只有进行城市能级提升,从制造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变,随着空气质量改变,成都才有更多机会“推窗看雪山”;只有持续推进“东进战略”,构建依据生活环境,才能推动城市发展空间形态的塑造;只有进行动力转化、优化人口结构,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烟火气”才能被真正洋溢于城市各个空间;只有提升生活品质,提高城市现代治理水平,市民“幸福感”才能获得持续提升。

布局城市新赛道

其中,以“公园城市”为例,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局长杨小广认为,公园城市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构建近悦远来的宜居环境、创造普惠共享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其中一个关键举措就是构建“青山绿道蓝网”生态格局,即以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

举例而言,青山为底,是努力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常态;绿道为轴,目标是2025年各级绿道突破10000公里;江河为脉,将努力再现“三江润城、百河为脉、千渠入院、万里织网”灵秀画卷。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都的“公园城市”未来6大发展方向中,特别提出了建设以安全为新特质的公园城市,包括“努力构筑智慧韧性有序的平安家园,强调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幸福美好生活构建现代治理范式”。

未来,成都不仅将服务于人,也将利用人力资源要素,推进城市发展。

数据显示,成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达500多万人,市场主体超30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超6100家,企业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因此除上述《决定》外,在本次全会上还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

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熊平表示,成都此次创新性提出“三大人才”:要坚持以用为本,重点围绕集聚科技创新急需紧缺人才,用事业吸引人才,用服务留住人才,用制度激活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阶段性目标,强调以示范区建设增创城市先发优势,抢先布局新技术、新生物、新能源、新制造、新生活五条赛道,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努力在核心功能集成、区域辐射带动、可持续能力建设、全球资源配置、新型产业培育、现代城市治理等方面持续突破、创新实践,以城市现代化为引领带动区域现代化提供新经验。

成都市经信局局长王凯表示,成都制造将聚焦城市战略目标达成和城市核心功能实现,立足成都的比较优势,加快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梯度发展培育,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赋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成都将利用各类人才优势,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这表明,在成都的“新赛道”上,人才是关键因素,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为各类人才提供更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至关重要。

成都将这一理念融入了城市新品牌之中。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授文春英认为,城市品牌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提升生活品质、创造美好生活,“但这种目标意识在当下的城市品牌化实践中恰恰是缺失的。”

亦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城市品牌的定位中,更多突出的是城市经济或产业上的特质,“人本特色”仍在逐渐被认识的过程中。

而成都所提出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这一城市品牌,正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在国内城市中具有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