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土特产:地理标志产品白乌鱼
白乌鱼又名白甲乌鳢,俗称白乌棒,隶属鲈形目,鳢科鳢属。早在唐宋时期,乐至县境内就就发现过白乌鱼,但一直未进行过人工养殖。据乐至县志记载:民国时期鱼类全赖天然繁殖,天然饵料,间有少数农民于溪河捞回一种体白红眼的鱼类。1973年合川水产校讲师石顺朋等3人来县,认定此鱼为麻乌鱼变种,俗称白乌鱼。1981年在石佛镇古堰口水库再次捕得一条雌性红眼白乌鱼。1983年,石佛镇养鱼专业户蒋明德首次成功配对白乌鱼,经验在全县推广,开始进行人工养殖,并取名为“乐至白乌鱼”。
乐至白乌鱼因“悠久的文化”、独特的外观特征和鲜美的肉质而久负盛名。在进行大规模人工繁殖以前,由于乐至白乌鱼数量少、难捕捉而显得弥足珍贵,它体色白,身体呈棒形,头部扁平,头部鳞片较大,尾部鳞片细,肉多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乐至县自古就有“吃条白乌鱼,赛过人间龙”的说法。据《本草纲目》记载,白乌鱼具有生肌活血,催乳等药用效能。它可加快手术伤口的愈合,防止手术后伤口发痒,而独特的强精壮骨和益寿养颜作用是它独具的亮点。
1983年到2005年期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市、县水产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下,乐至白乌鱼的人工繁殖、养殖等技术不断得到突破。目前,乐至白乌鱼养殖面积达到了1.2万亩,年产成鱼1000万公斤,在促进本区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提升知名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乐至白乌鱼在1986年上市以来,以其鲜嫩润滑、无肌间刺的肉质特色,迅速打开销路。产品在资阳、内江、成都、重庆等地逐渐热销。也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会亲访友,请客送礼之佳品,深受人们喜爱。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乐至白乌鱼也因其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的良好口碑,逐步走出四川,走向全国。形成了较大的知名度。
2006年由杨启安牵头成立了乐至县特种水产产销协会,以“基地+农户”的模式致力于乐至白乌鱼的生产、销售。协会基地建立在石佛镇古堰口水库渔场、大佛寺渔场。2007年,杨启安又组建了乐至县神州白乌鱼专业合作社,并通过了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验收。2011年,乐至白乌鱼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标准委验收。2012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乐至白乌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乐至白乌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龙门乡、双河场乡,放生乡共22个乡镇现所辖行政区域内(非全境)。
白乌鱼(白甲乌鳢)是一种非常珍稀的优质鱼类,是殛待开发利用的鱼类种质资源。白乌鱼体色白,体态秀美.耐低氧,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
白乌鱼营养价值高,远远高于普通的黑鱼,尤其是高蛋白质,高微量元素,高氨基酸,低脂肪(鱼类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蛋白质、钙、磷、钾、钠、镁、硒、碘、芳香族氨基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等多项重要指标中, 95﹪的指标高于普通的黑鱼,80﹪的综合指标高于罗非鱼、黄颡鱼、鳜鱼、黄鳝等名特优鱼类),白乌鱼的营养价值符合人们的饮食要求,以及特有的药用价值(催奶.舒筋活血.补脾益气.去瘀生新.促进伤口愈合等)。白乌鱼出肉率高,肉厚色白,红肌较少,无肌间刺,一般人均可食用,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方法。白乌鱼的营养价值已经得到四川华西医院专家组的权威认可,并在广大伤病患者、术后、产后全面推广为食疗最佳补品,在四川当地民间有非常好的口碑。
白乌鱼的肌肉组成:水分,77.90。粗灰分1.10,粗蛋白20.69,粗脂肪0.76,与另外一些淡水名贵鱼比较:粗蛋白含量高于大口鲇(14.85),粗脂肪低于大口鲇(3.22),说明白乌鱼是一种低脂高蛋白的中高档名贵经济鱼类。
白乌鱼肌肉营养的氨基酸含量如下: 门冬氨酸2.08,苏氨酸0.95,丝氨酸0.86,谷氨酸3.92,甘氨酸1 .09,丙氨酸l.32, 胱氨酸0.13, 缬氨酸1 .0o,蛋氨酸0.43,异亮氨酸0.92,亮氨酸1.81,酪氨酸l.65。苯丙氨酸0.88,赖氨酸1 .80,组氨酸0.52,精氨酸1. 10,脯氨酸0.54。
乐至白乌鱼地理标志基本信息
项目
内容
产品名称
乐至白乌鱼
产地范围
四川省乐至县天池镇、石佛镇、回澜镇、石湍镇、童家镇、宝林镇、大佛镇、良安镇、中和场镇、劳动镇、中天镇、佛星镇、蟠龙镇、东山镇、通旅镇、高寺镇、龙溪乡、全胜乡、孔雀乡、双河场乡、龙门乡、放生乡等22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地理标志种类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2年第97号
批准日期
2012年7月10日
专用标志使用
乐至白乌鱼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乐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乐至白乌鱼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乌鳢(Ophicephalus argus)。
二、养殖
1.环境条件:养殖用水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要求,水深1.5至2.0m。溶氧量≥3mg/L,pH值6.5至8.5,水体透明度≥25cm。
2.养殖方式:池塘单养和套养。
3.苗种:苗种来源为保护区范围内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专业场。
4.放养要求:放养规格10 cm至15 cm,池塘单养放养密度为18000至22500尾/公顷,池塘套养为750至1200尾/公顷。
5.投饲:投喂冰鲜鱼和乐至白乌鱼专用配合饲料,其粗蛋白含量≥40%。
6.水质管理:每隔10至15天,换池塘水体总量的1/3。
7.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
三、捕捞
饲养周期在420天以上,主要捕捞时间在每年10至12月份,捕捞规格≥800g/尾。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体色灰白色,体型呈长筒状,头颈部有斑点,口感鲜滑。
2.理化指标:蛋白质含量≥18%,粗脂肪含量≤2.5%。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