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上帝为什么造四川

  2000年,当创办了50多年的《地理知识》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时,就意味着她日后的辉煌: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繁体版在台湾创刊;2002年她的日文版在日本上市;网络版的正式开通……几年来,眼见得《中国国家地理》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目前惟一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完整落地的媒体;发行量成倍上升;媒体知名度日益提升——一跃成为2003年国内十大畅销杂志之一。

  推开自然之门,昭示人文精华。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由平淡走向辉煌的过程中,这一独特的办刊宗旨与理念,不仅使她一枝独秀,而且让中国的读者逐渐认识了地理类杂志的概念,引导了读者的阅读取向,并带动了国内其它媒体的跟进。而随着21世纪中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了解自然和人文知识,关怀人类及环境,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人的阅读主流。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自然带,最丰富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五千年积淀下的文明,依靠着这样的母体,《中国国家地理》有了一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之河,在文字、图片、地图、绘画多种形式的表现下,自然与人文呈现出了互为交融的美丽。

  题材的丰富性,带来了探索表现形式的完美性的可能。从2002年1期开始,《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了以一个行政单位为内容的专辑版:新疆专辑、云南专辑、山西专辑、山东专辑,专辑版与常规版交相挥映,成为中国杂志的首创。此次在金秋来临时节,《中国国家地理》再迈高峰:首次以200页巨幅,倾心打造2003年9月号《四川专辑》。

  “四川专辑”酝酿于春天,成熟在秋季。为了奉献给读者一期高质量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派出了数位编辑记者和摄影师来到四川采访,他们遍访四川学者、专家,力邀各路摄影师,精心组织文稿,以“山、水、城、人”等四个版块,展现四川多种多样的自然地理景观和深厚独特的人文风情。

  在这期《四川专辑》中,《中国国家地理》对四川的山给予了格外的关注,他们觉得四川的山值得大做文章。

  提起山,人们往往会想到泰山、庐山、黄山、五台山……等等。但是,这些山与四川西部的一些山比起来,就显得有些太低和太小了,在川西横断山区,南北向纵横着一系列大的山脉-岷山、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这些山脉的主峰雪宝顶、四姑娘山、贡嘎山、亚丁神山等,雪峰巍峨,直逼云天。这些山无论是在美感价值、科学价值、登山探险价值上都超越了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所欣赏的那些名山。在“山”这一版块中,作者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刻画了四川西部几座典型的山。在这里《中国国家地理》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希望国人在欣赏山这方面转变传统观念,从欣赏像泰山、庐山这样的中低山转变到欣赏像贡嘎山、四姑娘山这样的高山和极高山上面来。《中国国家地理》希望四川西部的山带领中国人迎来一个欣赏雪峰、冰川的新时代。

  与山可媲美的是四川的水,四川有千水之省的美誉。在“水”篇,《中国国家地理》着力展现了水的性格:泽被千古的都江堰,惠泽了整个大平原的岷江,奔腾呼啸的雅砻江,一路跳着华尔兹、九曲回肠般流过四川东部的山脉与丘陵的嘉陵江……,四川的水,滋养了“天府之国”灿烂的文化。

  天下山水之观在巴蜀,在这样的山与水下形成的城与人,便也带上了山水的痕迹:自贡、雅安、西昌、攀枝花、绵阳,每一座城,都有着不同的脸谱,在每张脸谱的后面,是由历史和现实共同影响形成的城市个性和文化;而独特的地理,更赋予了川人的性格——于封闭之中兼有开放,于平和之中而又带热烈的个性。不过,在尽情地奏响“山、水、城、人”这首“四川交响乐”的同时,《中国国家地理》并没有忘记媒体所肩负的任务,在“四川六大争论”中,他们以16页的篇幅为四川“把脉”:“成都为何不用‘休闲’名片”、“成都是中国第四城吗?”、“成都、重庆和西安,谁是西部的中心城?”、“要水电还是要生态和景观?”……多达18位的各方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展开争论。

  在引领读者领略险峻而神奇的高山,温柔也湍急的流水,富庶并丰饶的城市,热烈或散淡的人之时,《中国国家地理》向世人传达了一个被上帝厚爱的温暖而富有滋味并尚待发展、调整的四川。

  《中国国家地理》(英语:Chinese National Geography,缩写:CNG),原名《地理知识》,2000年改为现名,与美国的国家地理 (杂志)并无关连。是中国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地理知识》创刊1950年在南京由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从自己的工资里出资创办的。当时整本杂志只有8页。1951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国区域特色、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