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位于石佛镇高屋基村四社双龟山(石佛镇开发区)。海拔364.4米,相对高程50.8米。山体呈圆形,面积约7.5亩,侏罗系遂宁组紫褐色砂岩和泥岩互层。山间桤柏混交,绿树成荫。左有寨子坡,右有龙王坡,后有长坡,左右山峦环抱;寺前溪水如带,小桥跨其上;绿树掩映如画。清时,邑人舒华在碑记上载有:“叠嶂成峰,崇峰峻岭,溪流绕麓,云雾摩顶,春则阳和至而卉木青,秋则烟光凝而暮山紫,盛夏有惠兰馥郁,隆冬有松柏参差”等句,是当时大佛寺地理的真实写照。国道318线通过寺前,交通便利。
大佛寺原名可那寺,后改今名。寺始建于明成化八年(1472)。据清乾隆时寺石碑记载:“岩壁刊像一尊,高拟丈六金身。相传大明之世,奔现图形异状,上闻,钦差看验,由是建刹岩上,命名大佛寺”。原大佛寺为三重殿,另有戏楼一座,田产120余亩,寺僧10余人。民国16年(1927),防区驻军建筑遂简马路,县属中段,估提庙产,拍卖部分田土,僧人逐渐减少。以后,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局艰危,物价高涨。迫于生计,香火冷落。民国36年(1947),寺住持谭和尚和两个弟子远走他乡,庙无人看守,日趋荒凉,卒致残破。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成立村农会,寺为办公地址。1951年,“土地改革”开始,寺成为大小会场,所有田产、庙房分给贫雇农耕种和住家,仅大雄宝殿未加处理。1971年大雄宝殿改建电灌站。1972年石佛中学建修,千余年的大佛石刻像全被毁灭。
1978年12月,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宗教政策,一些爱国爱教的佛教徒,自发组建恢复大佛寺筹备领导小组,得到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制订总体规划,在四方信众的鼎力赞助和捐资献财下,千年古刹得以再焕新颜。
大佛寺有僧人9人,居士350人,信众5000人。有接引殿、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地藏殿、观音殿、祖师殿、经堂等8个殿堂,依地建造,错落有致,雄伟壮观。主塑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药师、地藏、观音、文殊、普贤等菩萨佛像55尊,中有白玉雕像14尊、铜像6尊、石刻8尊,其中有一尊高15米的高大接引佛,引人注目。塑像皆造型生动,技法高超,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全寺占地面积7230平方米,殿堂建筑2394平方米。弘法设施齐备。寺内绿化面积100%,绿树成荫,郁郁葱葱,逢春百花争艳,遇夏芍药牡丹馥郁,秋有兰花金菊绽放,冬有腊梅茶花芳香扑鼻。生活区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亭榭3座,足供香客休息。有水有电,可接纳500人的食宿。
大佛寺每月农历二十日举办庙会,会期中信众多,香火旺。
寺管理委员会决心依靠广大信徒支持,为实现平安和谐寺庙,爱国爱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而努力奋斗。
乐至石佛镇大佛寺现任住持释能净。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