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寺位于县城北天池镇1公里之娑婆山上,海拔536.3米,相对高程80.1米。山体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遍山桤柏相间,草绿如茵。远看林木幽深,一片叠翠;近看寺露树梢,金光灼灼。站在山顶极目四望,县城全貌,尽收眼底。清知县杨佐龙诗曰:“翠峰高峙五云端,烟树苍茫路绝攀。雨后忽然开倦眼,天门两柱在人间”,真实地反映了大小天柱山的面貌。县人曾以“小峨眉”称之。
娑婆山顶有古刹土主庙,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朝,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庙前1公里处,兴修川主庙,年代不详,以庙名命当地为川主庙沟,两庙皆香火旺。据耆老传说,本世纪40年代中期,县郊富绅徐氏,曾购两坡柏树,积谷数百担,准备扩修土主庙,后遇社会变革,计划未能实现。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运动,僧人还俗务农。1953年佛像被毁,寺庙改为村小学校址。1978年12月,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乐至县委、县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1994年善男信女集资捐赠,在原址动工复建寺庙。挖基时获一封口陶缺罐,内盛满净水,清彻透明,香气四溢。寺管委会根据佛教始祖诞生于古天竺国,故命名为天竺寺。乐(至)蓬(大英县)公路绕山腰而过。有公共汽车直达寺下,交通便利。
天竺寺原是一个小庙,只有观音殿、接引殿和几间生活用房,全寺建筑面积不到500平方米。从1999—2006年,8年时间里,住持释隆哲带领信徒筚路蓝缕,苦心经营,寺庙焕然一新,生机盎然。寺殿堂布局雅致,依山建造,高低错落,琉瓦红墙,雄伟壮观。
天竺寺现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祖师殿、普贤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四重7个殿。建有钟、鼓楼,念佛堂、山门等建筑面积2434平方米,彩塑佛像56尊,玉佛8尊,最高3.1米,最低1.8米。所塑佛像气魄雄伟,形态逼真。新修住宿楼两幢,五观堂、厨房、水泥道路、地坝等配套设施4271平方米。寺有专用高压电源线路710米,专用公路400米。全寺占地2万平方米。
天竺寺现有僧人2人,居士数百人,信众数千人。每月农历初五、二十五日为寺讲经共修日。寺注重禅净双修,弘扬一乘了义大法,以真修实证为要务。参加共修日活动的信徒众多,佛事兴隆。现任住持释隆哲。
评论已关闭